2018年山东教师招聘考试专业知识:对于“课程目标类型”的内容延伸
发布时间:2018-12-04 发布人:kb 点击:2961次
精图教育公务员考试培训班为了帮助各位考生备考2018年教师招聘,特别整理2018年山东教师招聘考试专业知识:对于“课程目标类型”的内容延伸,具体内容如下:
【2018年山东教师招聘考试专业知识:对于“课程目标类型”的内容延伸】
对于“课程目标类型”的内容延伸
我们都知道,关于课程目标的类型可以将它们分为行为取向型目标、生成性取向目标、表现性取向目标以及普遍性取向目标,这个知识点名词解释比较拗口,也易于混淆,容易让学生产生疑问,在此,我将对它的分类进行延伸、教研。
在教学中,一个完整的课程目标包括行为、条件、标准、主体。我们在区分第一个概念时可以通过这四个维度来辨别。首先是行为取向性目标,强调的便是“行为”,如果最后的落脚点在“学生达到了……的学习目标(也就是某某行为)”,那这便是行为取向性目标。比如“关于计算,可以规定学生能够用简单的四则运算算出某一公式并保证正确率”,在此例子中,有行为:“计算”,有条件:“保证正确率”,有标准:“四则运算”,也有主体:“学生”,四个因素皆存在,这,便是行为取向性目标。
其次是生成性取向目标,大家都知道,“生成”、“生成”,强调的便是教学过程中生成。如此浅显易懂的道理便不再赘述。在这里,需要向学生拓展延伸的是它的代表人物有斯腾豪斯、杜威以及他的学生克伯屈。斯腾豪斯,大家都很熟悉,课程之父泰勒的“死对头”嘛,他的课程理论中无一不体现着“过程”二字。那杜威更显而易见了,他提出了“教育即生长”等概念,那有些陌生的克伯屈他主张的便是主学习、副学习以及附属学习。主学习可以理解为我们平时教科书上的教学目标,也就是教学大纲;副学习就是我们在不经意间学到的知识,比如学生在路边看到年轻人扶老奶奶过马路,学习到了“助人为乐”这一品质;附属学习也就是我们除了知识之外,在学习中,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也得到了提升。这些,便是生成性学习。
再次是表现性取向目标,“表现”、“表现”,小学生在上课过程中怎样去表现自己呢?当然是一些天马行空的想法和稀奇古怪的点子啦!这些,便是“创造性”。表现性取向目标强调的就是创造性,提到创造性,在教师观中,便是以学生为中心,以学生活动为中心,看到这些关键词,当然是毫不犹豫的选择表现性取向目标。
最后便是普遍性行为目标,它强调的是“规范”,根据什么来规范指导呢?原则是一定的伦理、哲学等等抽象的意识形态。一般表现为对课程有较大影响的教育宗旨或目的,比如常见的例子,《大学》中的“格物、致知、诚意、正心、修身、齐家……”,它说的是“三纲五常”,是当时社会对人们提出的要求即教育目标,如今我们的社会主义制度要求我们做一个社会主义接班人与建设者,这,便是普遍性行为目标。
以上就是“2018年山东教师招聘考试专业知识:对于“课程目标类型”的内容延伸”具体内容,更多教师备考辅导信息请访问精图教育教师招聘考试网。
精图公考培训课程推荐:2018教师招聘考试培训课程